图标设计

建议编辑

图标可以让我们的界面更加清晰、简洁和愉悦,同时不占用太多屏幕空间。然而,在提升用户体验和用过多图标让用户不知所措之间,需要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。重要的是要谨慎使用图标,使其易于访问,而不仅仅是依赖它们作为节省空间的捷径。

图标需要文本标签

只有少数图标被用户普遍识别,比如主页、打印和放大镜图标用于搜索。然而,大多数图标是模棱两可的,因为它们在不同的界面上代表不同的含义。这种不一致性使得用户难以依赖图标的功能,这可能会影响其长期使用。

心形和星形等图标通常代表收藏、书签、特色项目和其他用户的评分,但它们的确切含义在不同应用中有所不同。这些图标也可能相互竞争,增加混淆。因此,用户很难准确记住它们的含义。

为了解决这种模糊性,最好在图标旁边包含一个文本标签,以明确其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。即使使用标准图标,尤其是在修改了图标外观的情况下,添加标签仍然是个好主意。确保标签始终可见,而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交互。对于导航图标,标签尤为重要,因此不要依赖悬停来显示文本标签,因为这会增加交互成本,并且在触摸设备上效果不佳。

隐喻

如果你正在为硬件设备或文件类型设计图标,比如 MimeType 或设备图标,图标的形状通常是其现实世界对应物的视觉表现。例如,相机图标就是一个风格化的相机。

为了让新图标易于识别和记忆,请遵循以下指南:

  • 保持设计简单和示意化。专注于对象的基本特征,而不是创建一个高度详细和逼真的图像。复杂的细节在较小尺寸下可能难以分辨。
  • 使用 5 秒规则:如果你需要超过 5 秒来想到一个合适的图标,那么图标很可能无法有效传达其含义。
  • 通过询问人们他们期望图标代表什么来测试图标的可识别性。
  • 通过在告诉用户图标代表什么几周后,询问他们是否记得图标的含义来测试图标的可记忆性。

始终为图标附上可见的文本标签!正如 Bruce Tognazzini 所说,“一个词抵得上一千幅图。”

我们的朋友